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历史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5岳阳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5-2-3 13:50:51

岳阳市2015届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历  史
时量:10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
1.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D )
A.西周土地买卖频繁难以定性     B.历史可以凭主观随意分析
C.百家争鸣的需要               D.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这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是(  D )
A.秦王朝延续了两千多年        B.肯定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秦帝国的结构十分完美         D.秦帝国的结构维持了持久的统治
3.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B )
    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B.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4.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C  )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B.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5.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 “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D  )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导致了地方割据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6.“由于考试制度是以只承认一家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并引起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傲慢,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船出现时中国陷入困境的一个原因。” 下列说法对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C )
A.抨击考试制度的缺陷              B.对正统思想持否定态度
C.对儒家独尊持不同意见   D.中国知识分子的傲慢导致了后来的败落
7.《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材料反映了( D  )
A.当时官民都从事商业活动       
B.政府的支持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C.当时已出现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       
D.其观点有悖于儒家传统的轻利思想
8.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通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 B )
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      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流动
C.商人成为儒学主要传播者        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弃儒从商
9.清朝初年,为了对付郑成功,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寸板不许下海”。台湾统一后,清政府部分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但从康熙五十六年开始,再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人来华,不许中国人前往贸易,从此,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清初的海禁是为了统一台湾            
B.康熙大帝曾一度部分开放海禁
C.清朝的闭关自守政策在康熙年间正式确立  
D.清前期曾与日本、东南亚贸易往来
10.严复《法意》(今译《论法的精神》)卷一按语:“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文则通谓之法”。这一按语表明( C )
A.西方的“法”与中国的“理”本质相同      
B.法治成为中国与西方的共识
C.中国的“理”与西方的“法”相通          
D.“法”、“理”各异互不兼容
11.“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作者应该是在( A  )
A. 分析资产阶级革命者学习西方失败的原因
B.探究百日维新昙花一现的深层次原因
C. 批判《资政新篇》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D.探寻蒋介石政权在民国38年垮台的根源
12.“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 B )
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     
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
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面纱  
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
13.“(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 B )
A.重视道德     B.学识优先   C.思想自由    D.民主科学
14.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
A.国民政府采纳了共产党人的建议   
B.说明中国开始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C.目的是为赢得抗战的胜利积聚力量    
D.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5.以下是一位同学根据现代中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制作的数轴(见图5),其中B—C段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B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大跃进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八字方针的提出和实施
16.“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话” ( D  )                
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
17.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面图表,判断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D )
1997—2011年期间内,以中国为目标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及在全球反倾销调查数量中所占比例的动态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等公布的数据整理所得
A.中国入世后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
B.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摩擦使国际矛盾日益尖锐
C.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恶化
D.中国企业在困扰中融入全球化,并适应全球化
18.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受某些基本权利。下列选项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                           (  B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C.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D.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
19.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  B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C.天赋人权                       D.主权在民
20.法国一位历史学家写道:“他们着手将无限制的政府中央集权制和占绝对优势的立法团结合在一起:官僚行政和选民政府。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对前者,要求具有自由人民的阅历和品德;对后者,则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 B )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B.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C.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衡      D.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激烈争斗
21.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B )
 
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B.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C.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利益
D.美国通过签订关贸总协定掌握贸易霸权
22.不同的经济模式折射出不同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两大相互对立的经济学说——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他们( A )
A.看似相互矛盾但目的一致        B.对国家干预经济看法一致
C.对市场调节作用看法一致        D.都始终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23.1970年3月20日,美国在国家安全决定第48号备忘录中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的决定,并通知韩国方面。作为补偿,9月2日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反映出( A )
A.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      B.美国放弃了全球称霸战略
C.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      D.美国将战略重心重新转向欧洲
24.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反对税收当局的歌曲”。1966 年奇想乐队The 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 )
A.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  
B.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
C.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       
D.“新经济”推动了英国高速发展
25.1994年《APEC经济领导人共同宣言》提出“不晚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完成我们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执行的时间将考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经济不迟于201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这表明APEC成员国( D )
A.坚持互利和互惠的原则         B.实现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C.通过法律确立长远目标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二.主观题
26.(18分)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和国家体制往往受到本国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的水平、乃至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
——201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新著《中国大趋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美国面临最大的问题,美国是如何解决该问题的?(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6分)
(3)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00字左右。)(8分)
参考答案:
(1)问题: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或:邦联制导致美国面临危机)(2分)
解决:制定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2分)
(2)完美:不流血、妥协。(2分)
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统而不治。(4分)
(3)(任答下列观点之一即可得8分)
观点 述评
观点一 中国实行一党制 该观点是错误的。(2分)中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2分)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为参政党,两者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避免了西方多党制或两党制下轮流执政、互相倾轧的局面。(4分)
观点二 独特的纵向民主 该观点有一定道理。(2分)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三大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分)其中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自下而上的结果,堪称“独特的纵向民主”。(2分)
27.(20分)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细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6分)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
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
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2)依据材料二,从经济结构的角度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并指出其原因。(11分)

材料三 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历史必修二教材(人教版)
(3)依据材料三,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1)政治: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经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分)
(2)情况:民族资本主义(商办)企业发展较快,所占比重上升;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在中国近代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严重下降;外企一直占据主导。(3分)
原因:商办企业: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减少了发展阻力,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实业救国的推动。(4分)
官办、官督商办企业:洋务运动的破产,官办企业的高潮逐渐褪去。(2分)
外企:《马关条约》给予列强在华开办工厂的特权。(或:列强对华资本输出)(2分)
(3)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3分)
28.(12分)表格能将各种信息很好地综合在一起,是我们学习历史很好的一种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概况
地理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物理机械工程 邓玉函、王徽译绘《远西奇器图说》
天文历算 汤若望、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 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欧洲古典哲学 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
建筑 教堂、圆明园
(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例》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 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战争
后 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 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
 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
(孟德斯鸠著)
民国以后 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一到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
示例一:(必答,6分)信息: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2分)
说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西方传教士积极传播基督教与推介欧洲先进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2分)
近代以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译书内容先是以西方器物,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继而侧重政治制度,民国以后偏重翻译西方思想文化。(2分)
示例二(6分):信息: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2分)
说明:明末清初时,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反映其向中国传播基督教、进行殖民扩张的初衷;(2分)
近代以来,主持者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19世纪60年代官方译书系统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间译书剧增,体现了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的时代要求。(2分)
示例三:信息:西学东渐中,译书的影响发生变化。(2分)
说明:明末清初时,西学东渐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科技知识,同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重大影响。(2分)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要有助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和社会进步:(2分)(或者:19世纪40年代的译书有利于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人们解放思想;19世纪60年代的译书有利于中国工业化的启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译书有利于中国人的政治启蒙,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民主化的探索;民国初年的译书有利于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
(本题还可从其他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可酌情给分。比如由双向交流、平等互动到单向引入、主动学习,由民间行为到政府参与等)
点击下载:湖南省岳阳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 历史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